http://guizhou.hteacher.net 2023-07-14 17:35 贵州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本单元的核心是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方面分析人类文化的发展。围绕此问题,教材设计了三课,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它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占有优势的阶段。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清晰,还不能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采用与同学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本框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明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能力目标】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逐步具备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作用的能力以及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立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
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难点】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情境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会通过PPT展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相关内容,《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延续“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宗旨,通过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寻文化基因”?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迅速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将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出发,重点阐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等问题。本框主要讲解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个方面的内容。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本课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1.传统习俗。我会通过PPT展示中秋节的图片,请同学们讨论:中秋赏月的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使同学们明白传统习俗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我会通过PPT展示四合院的图片,请同学们讨论:北京的四合院展现了哪些传统文化特色?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使同学们明白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我会播放京剧表演的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后讨论:京剧至今仍能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使同学们明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我会通过PPT展示孙中山手书“大同书”,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并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毛泽东这句话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使同学们明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这一环节,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通过设置情境与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以问带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同学们思考:“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的“和”、“合”思想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选派小组代表发言。我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结,使同学们明白“和谐社会”的思想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又融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这表明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以问带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016年是奥运之年,我会请同学们欣赏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和2016年巴西奥运会会徽。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北京奥运会会徽和巴西奥运会会徽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体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反映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交流,每组选派小组代表发言。我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使同学们在比较中思考、在比较中得出结论。即: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同学们解读图片、理解有效信息的能力。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特点,那么,传统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呢?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同学们就教材第43页的两种观点“观点1:传统文化是财富,观点2:传统文化是包袱”进行辩论。在同学们思考、辩论的基础上,使同学们明白对待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通过辩论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辩论的过程中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同学们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这一环节,由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到生活实际,我会展示新旧24孝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如何看待“孝”文化,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共同互动交流的基础上使同学们明白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请同学们就“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自主发言,这样做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升华。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根据本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会结合板书内容,采用归纳式小结。通过小结环节,使同学们对本节课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内容讲授完毕,我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课下请同学们以《传统文化在今天》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下节课跟同学们分享。布置这样的作业可以培养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并深化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是知识的高度凝集与集中。所以,我特别重视对板书的设计。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所示:
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鲜明的民族性
2.相对稳定性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说课稿
下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试讲稿:小学语文《一路花香》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