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及答案4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3-13 10:40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从西周以后,出现"国学"和"乡学",这是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说明在西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就诞生了.

2.C【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C【解析】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4.B【解析】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5.D【解析】略.

6.D【解析】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因此应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7.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错误说.

8.B【解析】略.

9.D【解析】画线属于复述策略.

10.D【解析】略.

11.A【解析】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其基本特点在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12.A【解析】略.

1 3.C【解析】略.

14.D【解析】成就动机理论将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15.B【解析】题干为教学评价的定义.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行政方法.这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

(2)法律方法.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3)教育方法.这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教育,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

(5)学术方法.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答案要点】设计研究方案,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内容的性质,确定研究的类型,如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也很多,如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实验法等,研究者需要根据课题的类型确定采用哪一种或哪些研究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的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典型意义.在研究对象的全体数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

(3)分析研究变量.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即多因多果.

因此,在设计研究方案时,研究者必须依据研究目的,详细列出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变量,分析其中的关系状态,确定和选择研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要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研究方案的形成,标志着研究方案的设计基本结束.

3.【答案要点】(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4.【答案要点】(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指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具体实施形式:讲解教学方法;谈话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讲演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主要指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具体实施形式: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是指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媒体根据人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交互媒体等.

5.【答案要点】开展好课外活动,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组织小学课外活动必须从全面贯彻教育目的,落实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确定每一项课外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

(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要使学生自愿参加课外活动,就要使活动本身具有吸引力.吸引力来自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组织形式的变化多样,能符合学生的各种兴趣和需要.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课外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因此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1)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对这些涉世不深、免疫力不强的青少年产生了消极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人生观的养成.二是学校、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或不足,让我们失去了塑造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目前,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的情况依然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加,教育不足.

(2)阐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就学校而言,应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同时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的方法;在家庭教育方面,要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使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克服溺爱、粗暴等错误做法,改掉不良习惯,在教育子女中起到示范的作用.与此相配合,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课余的活动场所,开展积极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2.【答案要点】人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根据以上规律的总结,我们可知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而进行幼儿园小学化对儿童身心发展都有不利影响.

四、教学设计题

【参考设计】略.

相关推荐:

2019年教师资格证国考视频课程

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模拟试题

华图教师网 http://www.hteacher.net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宗美琦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资格证国考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一般来说,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在某次英语考试中,小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某学生既想当班干部但又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学生五年级学习立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规律在教“earthworm(蚯蚓)”这个单词时周老师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